绘就兴边富民新“丰”景——珲春市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发展纪事

时间:2024-09-27 来源:珲春融媒

绘就兴边富民新“丰”景

——珲春市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发展纪事

在珲春市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有这样一位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他凭借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探索出一条种养循环的致富路。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东阿拉村的珲春市顺发种植专业农场。刚一走近,就看到农场负责人范立涛在给牛喂草、添水,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43岁的范立涛是土生土长的东阿拉村人。年轻时在大城市打拼,饱尝了异乡打拼的辛酸。一次,在和朋友的交谈中,范立涛了解到特色养殖业的广阔前景,联想到家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范立涛决定返乡创业发展黄牛养殖。

2014年,范立涛在东阿拉村成立了珲春市顺发种植专业农场。通过种植玉米、养殖蚯蚓,形成“秸秆饲养黄牛、黄牛粪便饲养蚯蚓、蚯蚓粪便还田种植绿色有机水稻”的循环式农业产业链,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实现生态种养良性循环。

经过多年发展,专业农场的养殖规模从最初的4头牛发展到50多头,年收入达十多万元。牛多了、活儿也多了,家里人干不过来,范立涛就雇佣村民帮忙,带动村民增收。近年来,范立涛累计带动周边村民来农场工作逾500人次,平均每名村民每年能有一两万元的收入。

眼看着农场发展越来越好,范立涛又有了新的计划,那就是扩大农场规模,增加100头育肥牛,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致富。

范立涛是东阿拉村在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中走上致富之路的一个缩影。

富国要强边,兴边要富民。近年来,珲春市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以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为抓手,实现特色产业风生水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东阿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宏介绍说,近年来,东阿拉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一个个有特色、有亮点、成规模的产业正在发展壮大。2023年,村集体收入逾70万元。

为大力发展畜牧业,2023年,珲春市宏牧种猪育种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东阿拉村,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宏牧农业科技养殖项目。项目占地4.14公顷,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年存栏生猪8000头,实现年收益70余万元,每年可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

东阿拉村以“万企兴万村”活动为契机,积极与企业对接,扎实推进鑫丰牧业小镇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6350万元,占地面积5.23公顷,总建筑面积8025平方米,配备饲草料加工、兽医化验等设备及运输车辆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存栏育肥牛1600头,年出栏育肥牛3000头,每年可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10余个。

东阿拉村林地资源丰富,村里因地制宜种植红松果树16万棵,通过嫁接改造后,使果树产果时间提前3年-5年、产量提高3-5倍。目前,可年产9万颗树塔,年收益约45万元。预计5年后,年收益可达160万元。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东阿拉村鼓励村民以劳动入股,享受产业分红,后续计划每年种植1万-2万棵红松果苗,总种植面积约200公顷,预计2030年后,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0万-30万元。

改善人居环境是村民的深切期盼,也是建设和美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东阿拉村对路边沟、污水管网等进行维修整治,为居家养老大院铺筑水泥地面400平方米,绿化村主路3500米、种植紫叶丑李400余棵,使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提振了村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如今,通过做强做实产业,东阿拉村培训出一批懂技术、会操作、能带动的科技示范户;通过落实政策保障,吸引众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人居环境品质;通过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扶持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通过“产业项目+”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有效解决了边境村产业发展难题,增强了集体经济硬实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吴宏充满信心地表示,东阿拉村将不断发展特色产业,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绘就兴边富民的新“丰”景。


初审:金松延

复审:孙   琳

终审:刘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