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展现广电视听行业守正创新、深化改革的实践成果,“视听中国”微信公众号推出“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篇”,展示全国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局台网2024年聚焦改革创新主题、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的积极探索、取得的显著成效,探讨2025年工作思路与举措。
今日刊发吉林省广播电视局《攻坚克难 改革创新 推动吉林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
攻坚克难 改革创新 推动吉林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 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一丁 2024年,吉林省广播电视局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广电“二三四”工作定位,锚定“巩固提升广播电视、创新发展网络视听、整合聚合形成合力”三大工作方向,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舆论宣传出彩出新 聚焦主题主线,用心用情用功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报道,持续加强“头条”“首页首屏首条”建设,推出“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吉林一线观察”等专题专栏,全力宣传吉林改革发展生动实践。理论宣传节目《好好学习》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列入“创新理论传播工程”扶持项目。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广播电视展播活动”,展示展播《振兴路上》《烽起磐石》等优秀作品28件。创新宣传媒介,采取“跨省联动+创作采风+融媒传播”的方式,先后开展秋收秋景秋游“三秋”主题宣推和“吉致冰雪”网络视听主题宣推活动,“吉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吉林瑞雪兆丰年”等多个原创话题冲进抖音热搜榜前10,触达全网粉丝总量过亿,部分作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线,相关做法被全国新媒体联盟作为典型案例予以推广。做强对外传播,中俄合作“Z世代”音乐交流视听项目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重点对外传播项目;天池开冰直播、延边广播电视台中秋节目等登录海外主流媒体平台;纪录片《粉雪奇遇》入围“视听中国全球播映”活动。 二、精品创作成效初显 树立精品导向,组织各级广电媒体走进火热生活,深挖吉林特色文化资源,一批优秀作品集中涌现。纪录片《巴金》荣获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人参》《东北抗联》《长白山》等7部作品被纳入“重温经典”频道和全国“优秀电视节目”目录;新闻消息《吉林粮食连续三年超800亿斤盐碱地成重要增长极》荣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入选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优秀电视新闻;电视节目《听!冰雪的声音》《中俄青年歌会(第五季)》《开讲啦!执行法官》《飞跃城市》等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季度创新创优节目;网络音频节目《红旗飘扬》入选“中国梦新征程”原创网络视听优秀节目;公益广告《拯救》荣获中国公益广告黄河奖金奖。完善拍摄服务,会同吉林省委宣传部制定《支持服务影视作品在吉拍摄工作机制》,发布《拍在吉林—影视剧拍摄服务指南》,《老舅》《归队》《生万物》《雪迷宫》《踏雪寻踪》等多部剧集在吉林取景拍摄。布局网络视听,成立吉林省网络视听协会,发布“微光聚吉”创作引领计划。《小亭台》《假面真情》《茶啊二中(第五季)》《怒火十二小时》等网络剧成为同期收视冠军;系列短视频《探秘长白山脉》获“2023国际短视频大赛”三等奖;微短剧《云中谁寄锦书来》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目录。 三、惠民服务提质增效 “双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开机看直播、收费包压减50%、提升消费透明度”目标任务持续巩固;全省997家酒店、8.8万间客房电视操作复杂治理任务全部完成;全省1390家养老机构在未增加任何成本的基础上接入全免费、无广告的“重温经典”频道。惠民工程稳步推进,省内地市级以上电视频道全部实现高清化,县级高清化率提升至80.5%;涉及7个县市的有线电视高清机顶盒推广普及项目提前完成,惠及3.6万户少数民族用户;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完成2548公里光缆线路建设,新增16万用户。广电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一省一网”顺利完成,通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审核;IPTV注入吉视传媒,打造全国首个“IPTV+有线电视”一体化运营新格局;深入推进频道频率精简精办,全年关停2个频率,4个频道;吉林广播电视台入局AIGC,成立“嗯呢”人工智能实验室;吉视传媒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撬动产业发展新蓝海。 四、安全保障平稳有序 保障播出安全,圆满完成元旦、春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国庆75周年等重保期各项直转播保障任务,连续10年获得省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优秀等次。优化传输覆盖,高质量完成地面数字电视700兆赫频率迁移任务,获得全国“700兆迁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积极做好灾后重建,第一时间恢复重建在夏季特大洪水中受损的机房和播控中心,抢通线路535公里、网络光结点38处、网络终端3500台,新建光缆线路457公里。规范行业秩序,组织拆除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千余套,打击“黑广播”7处,处理违规商业广告和养生类节目921条,吉林卫视实现违规医疗广告“清屏”。 2025年是广电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部署了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系统性变革、实施广电视听融合发展工程、全面提升网络视听领域治理能力等10项重点工作,对做好2025年广电视听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吉林局将加快适应视听传播格局新变化,“固阵地、出精品、拓赛道、保安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促进行业行稳致远。 一是固阵地。做实新闻主业,推动各级广电媒体把“新闻立台”摆在首要位置,全面提升新闻节目质量、采编播能力和舆论引导水平。做精频率频道,开展综合评估,打造品牌栏目,促进优质资源向主频道主频率聚集。做好融合传播,大屏小屏联动和跨平台跨区域跨行业驱动相结合,由“相加”走向“深融”。做强科技赋能,在超高清、新型广电网络建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培育壮大广播电视发展新动能。做优治理监管,一方面严管,严格执行“三审制”和“重播重审制”,强化节目监管和舆情监测,严厉打击“黑广播”、非法违规传输接收等不良现象,坚决整治医药广告违规播出、低俗媚俗庸俗节目内容播出等问题,切实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另一方面服务,开展酒店电视信号源合规整改,用好以旧换新政策,推广一个遥控器、电视机机顶盒内置化一体化应用,推动“双治理”工作多场景延伸。 二是出精品。加强规划策划,以庆祝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东北抗联题材为引领,完善全省创作生产规划机制和创作选题素材库,推动重点题材重点项目创作生产;跟踪服务《老舅》《磐石》《路途之上》《窗子之外》等重点电视剧,抓好《G331国道》《吴大澂》《先生向北》《牛子厚与中国京剧》《长春人民大街》等年度重点纪录片的制作播出,尝试“一市一剧”微短剧创作实践,放大旅游景点IP价值。提升叙事能力,以小接口、接地气、故事化的表达方式,讲出吉林精彩,助推吉林出圈。加强服务保障,制定推进纪录片、微短剧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探索建立优秀文学作品向视听剧本转化的工作机制;关注省内优秀制作企业成长进步,洽谈国内重点制作机构落户吉林,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擦亮“拍在吉林”影视服务品牌,吸引更多制作主体来吉拍摄取景、讲述吉林故事。 三是拓赛道。做强广电新媒体,坚持内容优先,强化联合联动,继续组织做好“三秋”“吉致冰雪”等主题宣推活动,打造“广电网红”,形成自有品牌;鼓励支持吉林广播电视台整合本省资源建设新媒体平台,推出有本省特色的客户端和账号。繁荣网络视听,推进“微光聚吉”创作引领计划,建立精品微短剧选题规划前置指导机制,加大内容、资金、宣传、推优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微短剧+文旅”不断走深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赋能范围,推动形成新的应用场景和经济业态;规范管理,特别加强对微短剧的分类分层审核,构建活力生态。用力公共服务,出台全省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推进智慧广电固边等重点惠民项目建设,改进无线发射台站管理体制,拓展“智慧广电+”应用场景。建强应急广播,制定全省总体建设方案,全面融入国家应急体系,确保平急结合。培育产业园区,出台全省广电视听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支持广电视听技术研发应用,促进企业、高校、园区等资源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国际传播,深耕自有品牌,加大对海外媒体账号“视听吉林”、对俄广播落地项目等的扶持;借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视听中国全球播映”等平台,助推优秀视听作品海外传播。 四是保安全。充分发挥各级广电部门、媒体党委(党组)、安全播出指挥部、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等的组织领导功能,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做好组织保障;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制度,做好制度保障;强化《新闻联播》等重要时政节目安全播出管理,聚焦全国“两会”、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对重点设施和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做好措施保障;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数据安全防护,提升安全传输运维智能化水平,做好技术保障;强化全系统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能手竞赛,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应急演练,做好能力保障。
来源:视听中国
初审:金松延
复审:金鑫
终审: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