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汉族女知青寿林娣与延边朝鲜族青年刘正允相爱相守半世纪,书写了民族融合佳话——爱可平山海

时间:2024-08-09 来源:珲春广播电视台
转眼,已是寿林娣来到延边的第55年。

寿林娣原是上海知青。55年前,她跟随“大部队”来到延边插队,在这里学习、劳动,与朝鲜族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遇到了让自己心甘情愿选择留下的另一半。

“我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我嫁对了人、选对了路!”8月6日,72岁的寿林娣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她在过往大半生与延边解不开的缘分、化不开的深情。

图片
图片
从黄浦江边奔赴东北边疆
上个世纪60年代,歌曲《红太阳照边疆》火遍大江南北,上海的大街小巷处处回荡着这一旋律,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歌词中那个稻花飘香、果树成行的地方在寿林娣心中挥之不去,燃起了她对延边大地的向往。当时,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如火如荼,很多青年人响应号召去农村接受锻炼。寿林娣一想到“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便激动地睡不着,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延边,这个一度让她心驰神往之地。

1969年4月19日,寿林娣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她初中毕业刚满17岁,离开父母的怀抱,带着梦想与激情,跨越2000余公里,从黄浦江边远赴延吉县细鳞河公社细鳞大队细鳞五队(现龙井市老头沟镇细鳞村)。然而,刚一下车,眼前泥泞的道路、破旧的茅草房、蝇虫乱飞的厕所、完全听不懂的语言等等,这些与上海天差地别的一切都让她猝不及防。


图片


寿林娣和同行的9名知青被分别安置在当地朝鲜族老乡家中。初来乍到,诸多不适,好在老乡们的热情冲淡了他们心中的些许失落和不安。可一到晚上,村里没有电,整个村子漆黑一片,寿林娣不敢到外面上厕所,硬是憋了整整一个晚上。“屋里也乌漆嘛黑的,我们把阿迈做的小米饭看成了蛋炒饭、辣白菜看成了上海咸肉,还暗暗惊喜了一番。”寿林娣爽朗地笑道,下乡第一日完全是在接连不断的“落差”与“反转”中艰难度过。

然而,更难的还在后面。四月中下旬,正值备春耕最关键时期,农民抬眼就是地里的农活。“既然来了,就得好好干!”寿林娣和知青们努力调整心态、重振壮志,可哪知就算肚子里有再多墨水,也无法使唤好黄牛犁好地。知青们听不懂朝鲜语指挥,摸不着门道、急得直哭,老乡们想不通这村里人生下来就手拿把掐的活计到底有啥难?一时间,双方谁也无法理解谁,气得急扯白脸、互不相让。

图片

人心都是肉长的,劳动中产生的不愉快丝毫没有影响老乡们对寿林娣等人的照顾和关爱,每天送来的饭菜和犹如看向自家孩子一样的目光触动了知青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们尝试一个词一个词地模仿老乡们的朝鲜语,老乡们则让他们从最简单的背筐捡牛粪做肥料开始做起,一点一点学习干农活。到真正开始播种插秧时,寿林娣和知青们已经能够“照葫芦画瓢”,帮忙分担一二,双方关系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越来越亲密融洽。

在10名知青当中,寿林娣爱说爱笑,性格最为开朗,与老乡们交流最多,朝鲜语也自然学得更快,颇受朝鲜族阿迈的喜爱。一位郑阿迈每次见她都笑得合不拢嘴,说她跟村里最漂亮的姑娘南美玉一样美,却总是因为她的名字在朝鲜语中不好发音不便记忆而话到嘴边说不出来,于是干脆称她为“上海美玉”。这个饱含着老乡们的爱的专属昵称就这样伴随了寿林娣的整个插队生涯。

图片
爱可平山海,也能抵万难
火热年代,异地他乡,知青们在繁重的劳动之余,最放松的时刻之一便是私底下对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展开讨论:“谁家的儿子最孝顺”“哪家的丫头干活最麻利”“哪个小伙子长得最俊朗”……这为那段别样的青春岁月增添了许多乐趣。

“那时,他在我们知青中有个外号叫‘老实人’,大家都说别看他平时不爱说话,实际上是个可厉害的人。”寿林娣说,大家言语间对大队会计、民兵连指导员刘正允充满欣赏和认可,起初她对其知之甚少,只觉得他干干净净、高高瘦瘦的,不像是个常年出大力的人。


图片


没过多久,善交际、会写文章、群众基础好的寿林娣成为民兵连副连长和铁姑娘战斗队队长,带领村里的妇女群众劳动、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在村民中很有影响力、号召力。也是从那时起,她与刘正允的交集变得多了起来。寿林娣怕黑,每天晚上青年组织开会学习结束后,刘正允都不声不响地把她送到家门口;刘正允汉语写作能力弱,每次参加各级各类大会需要演讲发言时,寿林娣会主动帮他修改发言稿。你来我往中,二人渐渐变得相熟相知。后来,刘正允主动提出交往,但寿林娣始终没有同意,因为她清楚地知道,他们之间隔着山与海的距离,隔着无法忽视更难以磨灭的民族和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的巨大差异。

1971年的一天,寿林娣到县里参加一场文艺创作会,没想到刘正允紧随其后跟了过来,还带来一封寄给寿林娣的吉林工业大学入学通知书。这对寿林娣而言,是一个能够离开农村的十分难得的机会,她本该兴奋地手舞足蹈,可就在看见刘正允满脸落寞、转身离开的那一瞬间,寿林娣犹豫了。

此后的几天里,寿林娣和刘正允十分默契地选择了逃避,互不联络。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村里的平静:刘正允与父母“摊牌”,要与“上海美玉”订婚!一时间,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图片

民族差异、语言障碍、风俗习惯截然不同、“上海姑娘不可能留在穷乡僻壤”……在当时而言,任何一点都足以让这段感情无疾而终,且不说刘正允的父母有多反对,就连左邻右舍都无人赞同。

一封大学入学通知书加上孤立无援的双重打击让刘正允受到重创,一病不起。无奈之下,刘正允的母亲和妹夫接连找到寿林娣,解释他们坚决反对的原因,也希望她能前去探望刘正允,让他重拾战胜病痛的意志。寿林娣何尝不知众人的担忧,又何尝不是徘徊在两个选择间进退两难?

性命关天!寿林娣顾不得这些,毅然前去探病。见到原本精气神十足的小伙子变得形容枯槁,她疼在心上,二人痛哭流涕。那一天,寿林娣作出了人生最重大的决定——不走了,就留在延边,留在心上人的身边!

1972年,刘正允病愈后,克服重重阻碍的两个年轻人幸福结合。然而,身边的质疑声依旧不绝于耳,寿林娣下定决心,要做村里最孝顺、最出色的儿媳,不辜负自己的选择和双方家庭的妥协。


图片
不被看好的“外来媳妇”变成“宝贝疙瘩”
婚后生活并没有因为寿林娣的决心而变得简单轻松。

她努力学习朝鲜语,每天第一个起床为全家人做早饭,对公婆事事顺从,对弟妹疼爱有加,始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比起和家人在语言、习惯上的磨合,真正让寿林娣头疼的是,这个九口人的大家庭没有经济来源,全靠种地自给自足,穷得叮当响。“一斤盐一毛三分钱都要借钱买”的窘迫,让寿林娣开始穷则思变。经过争取,她成为社办服装店的一名裁缝。寿林娣心灵手巧、做事麻利,别人每天最多做五六条裤子,她却轻松做九条,每月能赚25元钱,这对一家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相处久了,寿林娣与公婆一家越发亲近。她得知婆婆虽然做家务、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却唯独养不活猪和任何家禽,决定尝试一番,于是花35元买了一头小母猪。在寿林娣的每天精心喂养下,小猪长得膘肥体壮,半年后产下十余只猪崽,每只卖到15元到30元不等,为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此后,村里人每每见到寿林娣公婆俩,都赞不绝口:“真没想到,这个上海来的小丫头不仅扎下了根,还变成了你家会生钱的‘宝贝疙瘩’!”


图片


寿林娣不仅勤快能干,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家人无条件、无保留的付出。在她先后生下三个孩子后,刘正允的一个妹夫离家出走、一个妹夫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妹妹和五个孩子无人照拂。寿林娣二话没说,亲自将他们接回了自己家,这让全家人感动不已,也赢得了全村人的钦佩和敬重。

1982年起,寿林娣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先后被调到县供销社、延吉三宝大酒店等单位工作,在延吉获得了单位分配的住房,刘正允也接连随迁,家庭收入远超当时普通家庭的收入水平,一家人的日子日益红火起来。

嫁入朝鲜族家庭多年,寿林娣一直有个心结:公婆60大寿时,因为家庭困难,没能为他们举办花甲礼,而她深知这个仪式在朝鲜族人心中的分量。1987年,寿林娣回到村里,亲手操办了一场全村最隆重盛大的花甲礼,在全体村民的见证下,像一名朝鲜族儿媳一样,郑重地向公婆行大礼,送上意义非凡的绸缎被子,了却了老两口最大的遗憾和心愿。

图片


多年后,两位老人相继去世,都在临终前表达了对当年阻挠他们的歉意,以及她多年对家庭真心实意、默默付出的认可和感激。后来,寿林娣的三个儿女事业有成,分别在上海、韩国、北京安家,夫妻俩退休后一直奔波于三地之间。


2017年,寿林娣和刘正允思乡心切,决定重回延边,在这片熟悉、热爱的土地上安享晚年。

回首往事,寿林娣眼中含泪、脸上带笑。从那笑容和泪光中,记者看到了她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对幸福生活的满足,更读懂了她对第二故乡的拳拳深情和无限眷恋。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部分图片来源:延边晨报

初审:金松延

复审:任雪枫

终审:刘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