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城碧水 护河湖长清——珲春市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纪略

时间:2024-12-02 来源:珲春融媒

守一城碧水 护河湖长清

——珲春市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纪略

春天的珲春河滨水公园,幽静自然,春水初涨,柳丝吐绿;
夏日傍晚的库克纳河河畔,碧波连漪,满眼葱郁,清澈的河水映出树木的倒影,处处是水的灵气;
仲秋清晨,淡淡的雾气笼罩在珲春河上,河水静静流淌,河畔树木低垂,枝条上挂着点点露珠;
初冬的敬信湿地,芦苇片片金黄,数以万计的大雁等候鸟在此驻足、觅食、休憩。
守护碧水绿岸,绘就生态画卷。自实施河湖长制以来,珲春市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自觉把河湖管理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全市河湖长制从建立到见效,从“有名”到“有实”,河湖环境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在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中,珲春市针对全市河湖实际情况,按照分河、分级、分段、分左右岸的原则,积极构建市、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全市总河湖长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担任,市委副书记、主管副市长共同担任副总河湖长,设有市级河湖长29人,乡级河湖长58人,村级河湖长116人,河湖警长90人,实现所有河湖全覆盖。
珲春河在珲春境内流经8个乡镇36个村,干流河道总长199公里,是图们江的最大支流。近年来,珲春市启动实施珲春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42公里,提升了城市生态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社区青年志愿者对珲春河河道内的生活垃圾、杂草、淤泥及其它漂浮物进行清理和清运,使河道面貌明显改善,水污染情况得到了有效治理。
珲春市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春季、秋季清河”等专项整治行动,多措并举对水面漂浮物、妨碍行洪的障碍物和河岸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加强河道管理和湿地保护,拆除河道内违章建筑,全力实施生态修复。今年以来,全市开展“清河行动”180余次,清理垃圾650立方米、清理河道240公里。
珲春市敬信镇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镇委镇政府将河湖长制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大力整治侵占湿地现象,引导村民将河湖畔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同时,针对湿地和河道“四乱”问题,以各村支部为主体,广泛发动村民开展各类巡河、清河活动,绘就人水和谐的生态新画卷。
珲春市马川子乡按照“河长见行动、治理保护见成效”的工作要求,通过巡河调研、暗访督查、召开河长会议等方式,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同时,定期开展清河专项行动,组织机关干部、党员群众对河道内的杂物、垃圾等进行拉网式清理,营造河道治理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实现生态与人文融合发展,珲春市积极推进绿水长廊项目建设,打造具有珲春特色的生态景观。今年以来,珲春市申报绿水长廊建设项目共16个。截至目前,水系连通南支渠壹号院小区段提升项目、珲春河城区段景观绿化项目已建设完成,累计完成绿水长廊项目建设62.1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
同时,珲春市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和水文化,积极推动“四长”协作机制,严厉打击破坏河湖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利用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维护河流水域治安秩序,确保河湖长制取得实效。
守一城碧水,护河湖长清。随着河湖长制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鱼欢、人和”的美丽河湖正成为珲春的新名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亮丽底色。

初审:金松延
复审:孙   琳
终审:刘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