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马川子乡南山村——
特色产业“叩响”乡村振兴幸福门
记者 杨叶
开栏语: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珲春作为边境城市,对于正奋进在振兴之路上的边境村而言,春天不只是季节的更替,更是吹响实干号角、付诸实际行动的关键时节。即日起,本报开设“聚人气 兴产业 富边民 固边防”栏目,深入挖掘边境村的发展故事,记录边境村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共同见证一个个宜居宜业的村屯正在蝶变,一幅幅党建强、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初春时节,走进珲春市马川子乡南山村,白墙蓝顶的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村道四通八达,色彩艳丽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图景在眼前展现。南山村曾因“穷”而“闻名”。经过多年发展,如今这里已旧貌换新颜,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成为“千村示范村”。南山村的华丽转身,得益于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南山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卜林杰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把产业振兴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着力点,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高效现代农业,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宜居宜业的梦想。远眺村南边的半山坡,一座座鸡舍错落有致,成群结队的“跑山鸡”在山坡上散步、觅食。这些“跑山鸡”是南山村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引进的特色养殖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通过在林地、山坡、草地放养的方式发展土鸡养殖,自去年12月首批“跑山鸡”出栏,已销售土鸡4500余只,盈利10万余元,安置30余人在村就业。走进村子东侧的寿光蔬菜大棚项目现场,4栋试验种植大棚已建设完成,具备种植蔬菜的条件。该项目总投资9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集农业生产、示范与推广、休闲采摘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预计年营业收入1.8亿元,可为南山村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产业兴旺成为激活南山村的动力引擎。据卜林杰介绍,近年来,南山村依托自身优势,在传统农业种植的基础上,先后招商引进了跑山鸡、寿光蔬菜大棚、农副产品加工、三国花海等产业项目,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40万元,比2021年增长了近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南山村的产业振兴之路并未止步于此。为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南山村建立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利用新媒体开展农副产品销售,吸引多个网红电商从业者长期驻村开展线上销售活动,将南山村的优质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累计吸粉300余万人,年带货总值达5000余万元。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南山村变得更加美丽宜居,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村民朴仙福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和城里人的生活没啥两样!”2024年8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志愿者付雨来到了南山村。她告诉记者,南山村的村容村貌与她印象中的农村截然不同,这里山清水秀、基础设施完备、百姓热情淳朴,风土人情远比她想象得更加美好。“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我们没想到,‘直播带货’在一个小山村里居然这么红火。”凭借对互联网的了解,付雨与其他两名小伙伴很快加入到村里的电子商务运营工作中。“我们南山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产出的大米也口感极佳。”在直播间里,付雨带着记者参观了农产品展示柜,自豪地介绍着南山村的农产品。在南山村的每一天,付雨都过得很充实,她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初审:金松延
复审:孙 琳
终审:刘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