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阿尔卑斯山麓尚存残雪,而远隔万里的长白山脉已迎来春潮涌动。在"你好!中国"吉林文旅瑞士推介会上,来自中国东北的冰雪故事与非遗文化跨越山海,与瑞士友人展开对话。作为吉林文旅版图上最富民族特色的明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正以"非遗+生态"的独特魅力,向世界发出诚挚邀约。

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成为一大亮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象帽舞惊艳亮相,舞者们头顶绚丽多彩的象帽,舞动着灵动的飘带,以极具节奏感的舞步展现了朝鲜族独特的文化风情,赢得了瑞士观众的阵阵喝彩与掌声。朝鲜族农乐舞是朝鲜族综合性最强的舞蹈,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它不仅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蹈类项目。
农乐舞最基本的特点是,既能表现生动活泼、热烈火爆的欢乐气氛,又能体现出一种奋发向上、昂扬积极的气概。农乐舞的音乐具有独特的多样旋律,称作“十二拍”。“十二拍”是按照舞蹈构成的方法排列的,并以此规定它的舞蹈运作和构图。农乐舞的表演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舞蹈,其全部演出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而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 农乐舞的表演以打击乐器锣鼓为先导,领衔者为一打铜锣者,舞蹈的开始、中间的变换及结尾,均由打锣者指挥。表演农乐舞时,必须有一位打旗的人,旗上要写上“农者天下之大本也”八个大字,站在打锣者之前,尽情舞动,满怀豪情。
整个农乐舞队由二十九名人员组成,由持“令旗”者领衔,其后为农乐队(顺序为:喇叭、太平箫、上剑、副剑、从剑、钲首长鼓、副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三至八面法鼓)。继随扮演的“两班”、猎人、执事、农妪、舞童等。音乐伴奏一般由十二段组成,“段”是构成农乐舞伴奏的基本乐章。一段还可分为三个支曲,整个农乐由十二段三十六个支曲构成。段的变化、转换以及舞蹈中的“阵法”“巫顺”等,均由上剑(小锣)击打者指挥。十二段的顺序和名称各地亦有所不同。 舞蹈者以单扇或双扇进行摆置图案和造型表演。接下来是假形类的舞蹈。 装扮成具有美丽的长颈鹤头和两只黑色双翅的一群丹顶鹤,迈着轻盈而飘逸的大步,跳起了展翅欲飞《鹤舞》,为人们祈求着未来的吉祥与安宁。
【春醒图们江】四月冰凌花破雪绽放,珲春敬信湿地迎来迎来了大批北归候鸟。每到春秋两季,数十万只珍禽候鸟在南北迁徙的途中,会选择在敬信湿地驻足停留,觅食并补充体力。其中包括白枕鹤、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敬信湿地因此被誉为“候鸟天堂”;

【夏荫帽儿山】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林覆盖率达 92.6%,素有“天然氧吧”、“天然植物园”美誉。

【秋染山林叶】寒葱岭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西南约45公里处,横亘东西,是松花江与牡丹江的分水岭,也是敦化通往长白山的必经之路。
秋季是寒葱岭最美的季节,枫叶如火,松柏常青,山间彩叶斑斓,从翠绿到金黄,再由金黄渐变至深红,深浅不一的红、橙、黄、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层次分明,美不胜收。

【冬韵仙峰巅】冬季的老里克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保留着最为原生态的景观资源,令人过目难忘,这里素有 “北方的香格里拉” 之美誉。


从伯尔尼到长白山,文旅合作的春风正消融地域的界限。这个春天,让我们循着非遗的纹路,触摸朝鲜族文化的温度;沿着图们江的脉络,见证多元文明在国境线上的共生共荣。延边,正以文化为桥,等待与世界深情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