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我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文旅赋能、与山海互动,精心策划了“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文旅体验活动,向全国发出诚挚邀约,吸引了147个家庭踊跃参与。这份热情,是对魅力延边的最好回应。 活动中,各地游客家庭走进我州8个县(市),在边境小城中触摸历史脉搏,于秀美风光里感受多元文化。他们穿梭于各县(市)的大街小巷,沉浸式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处处呈现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场景。这既是一场文旅盛宴,更是一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各民族在延边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描绘着民族团结、美美与共的绚丽画卷。 延吉:文旅共融绣“同心” ↓滑动看全文↓ 从非遗的古今对话,到革命的赤诚信仰;从咖啡醇香浸润的市井温情,到舞步翩跹凝聚的同心画卷,延吉市在开展“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文旅体验活动中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蕴内涵。 非遗匠心映烟火。“朝鲜族传统服饰以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的白色为主,服饰的色彩搭配遵循阴阳五行原理,呈现出素净淡雅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材质布料的引入使得朝鲜族特色服饰更有质感和立体感,色彩也更加多元化。”在一家朝鲜族服饰店内,工作人员为来延家庭讲解朝鲜族特色服饰的制作,让游客了解从衣襟到裙摆深藏着的丰富文化内涵和非遗传承。民宅院落中,朝鲜族家常美食开启“舌尖体验”;水上市场里,美食背后的故事映射地域“密码”;民昌社区匠人馆内,糯米手办融古韵于新潮……新兴街道工作人员悉心筹划、全程相伴,让延边的“家文化”暖意直抵人心。“大家的热情招待让我们领略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文化灵魂,来贵州一定要联系我。”贵州家庭的真挚反馈充分体现了此次活动在促进跨地域文化交流和情感联结上的显著成效。 咖啡醇香融温情。专业咖啡师演绎烘焙精髓,孩童亲手研磨调配专属咖啡,氤氲香气中,延吉开放与包容的城市气质悄然流淌在来延家庭心间。公园街道园月社区以“一豆一世界”为引,佐以朝鲜族特色打糕点心,邀请来延家庭围坐一起闲聊家常絮语,用咖啡文化串联南北情谊。“延吉跟我们上次来的时候相比景点更多、美食更丰富了,尤其是这次的延吉之旅在公园街道的招待下更有趣、更深入、更热闹、更有情谊。”来延家庭的李洋楷对此次活动的精彩安排和贴心服务赞不绝口。 赤心赓续红色魂。进学街道与延吉市老兵之家服务中心共同邀请来延家庭开展红色故事宣传活动。红色宣讲员俄丽杰以铿锵之语,生动讲述了延边往昔峥嵘岁月里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让游客们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来延家庭成员们凝视泛黄的照片与斑驳的文物,追问历史细节,共话精神传承。一问一答间,家国情怀如星火燎原,红色基因深植心田。 舞步翩跹聚同心。悠扬的民俗歌谣、别样的长鼓舞点、独到的乐器演奏,建工街道工作人员与文艺团队组成70余人的民俗演出队身着朝鲜族盛装,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内为来延家庭和景区游客演绎民族歌舞。互动环节中,工作人员以文创礼物为媒介表达欢迎、传递祝福,欢声笑语交织成一幅美好画卷。建工街道还组织来延家庭观看了大型文艺演出《四季如歌》,让大家更真切地体会到延边的文化底蕴与精神面貌。 “数字恐龙”添新意。“延吉的龙山恐龙化石群发现了六种恐龙化石,分别是肉食类恐龙、蜥脚类恐龙、禽龙、甲龙、原角龙、窃蛋龙。”北山街道带领来延家庭沉浸式体验延吉恐龙博物馆的裸眼3D网红打卡点、数字动态迎宾幕墙、数字裸眼天幕、智慧查询系统、互动游戏等科技交互元素,让大家通过实时讲解与数字技术“穿梭”于亿万年跨度的时光隧道,惊叹自然与历史的壮阔,将古生物知识与科学精神寓教于乐地传播给孩子们。 石榴结籽话团结。“制作朝鲜族辣白菜,调配酱料是关键。”河南街道将饮食智慧化作交融纽带,带领来延家庭共同体验制作朝鲜族辣白菜与紫菜饭,在劳动与分享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大家走进白山社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聆听民族团结工作的生动故事,深刻感受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来自石家庄的戴先生感慨道:“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尊重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已然生根。非常有教育意义!” 珲春:共享“春日探秘盛宴” ↓滑动看全文↓ “五一”假期,来自贵州、山东、河北、黑龙江、辽宁等省份的13户家庭共53名游客与珲春本地13户家庭结对参加了九大特色文旅体验活动。五天时间里,珲春市精心设计了红色教育、边境观光、民俗体验等特色线路,让游客全方位感受到珲春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一场跨越千里的相遇,一次心与心的交融,珲春用独特的边境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留下了难忘的“假期记忆”。 品民族家宴,感受家的温暖。5月2日,在新安街道乐园社区居民丁爱莲家中,来自山东省东营市的魏少敏家庭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与丁爱莲和社区工作人员亲切交谈。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朝鲜族传统美食的香气,打糕的软糯、米肠的醇厚,每一道菜都承载着朝鲜族人民的智慧与热情。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聆听朝鲜族的家族故事和风土人情。从温婉灵秀的齐鲁大地,到雄浑壮阔的塞北山川,地域的辽阔未能阻隔人们的心。魏少敏感慨地说:“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朝鲜族的民俗风情,今天亲身体验,感觉太不一样了。这里的人们就像家人一样热情,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新安街道迎春社区,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靳军家庭也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他们品尝着热乎乎的朝鲜族“接亲饭”,一起玩起了满族剪纸、朝鲜族甩豆、画图等民俗游戏。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拉近了心的距离。在河南街道矿泉社区,河北省石家庄市的赵雪鹏一家跟着居民学起了长鼓舞等朝鲜族舞蹈。定居在珲春的俄罗斯人达尼拉一家也代表珲春与外地游客进行了交流。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制作美食,一边交流互动。“今天我们和中国朋友一起过节,亲手制作了美味的紫菜包饭,过得特别愉快。”达尼拉笑着说,“这样的交流很有意义,我们非常喜欢。”与当地居民同唱同跳、同饮同乐,赵雪鹏激动地说:“这次来珲春,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这里的文化太丰富了,人也特别热情。我们在交流中增进了感情,真正体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美好氛围。” 赏沿边风光,醉心山水间。珲春不仅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边境线上,串联起了无数美丽的风景。5月3日,来自辽宁省大连市的赵丽丽一家来到防川景区,登上龙虎阁,极目远眺,三国风光尽收眼底。赵丽丽11岁的女儿兴奋地指着远方的山川、田野、村庄,不停地问这问那。赵丽丽说:“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过三国交界的描述,今天亲眼所见,真是太震撼了。这里不仅风景美,还能让孩子增长见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这次旅行,一定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一段宝贵的回忆。”走进丝绸之路渤海古镇,仿古的建筑、精美的壁画、传统的民俗表演,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繁盛的渤海国。 来自黑龙江省东宁市的宋丽晶一家在古镇里流连忘返。宋丽晶感慨地说:“这里的文化太丰富了,每一处都充满故事。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感受到了珲春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走进珲春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探虎豹秘境,近距离感受“虎豹之乡”的魅力;畅玩哇斯托克欢乐岛,色彩斑斓的俄罗斯风情建筑、精彩的异域表演、刺激的游乐设施,让每个游客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参观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追寻英雄足迹,感受“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戍边文化;走进东北亚国际商品城,一站式购齐东北亚各国商品,感受不出国门“买全球”的购物新体验…… 独特的区位优势赋予了珲春这座边陲小城迷人的春日风光。“五一”假期,珲春市以山水为卷、文化为墨、烟火为笔,通过“全域皆景”的多元魅力和一站式“吃、住、游、购、娱”的全方位体验,为国内外游客奉上了“色香味”俱全的“春日探秘盛宴”。 图们:边境线上欣赏独特风情 ↓滑动看全文↓ 5月1日,来自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重庆等地的13户家庭齐聚图们,共同参与“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文旅体验活动。活动期间,游客们通过品鉴民俗美食、参观非遗展馆、领略边境风光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增进了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更在互动中强化了情感认同,生动构建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馨场景。 公信昌,作为图们市最古老的商业店铺,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经过近年来的翻新改造,这里华丽转身,成为图们市展示民俗文物和传统老物件的重要基地,并免费向游客开放,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步入公信昌,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边境地区居民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品映入眼帘。从民国时期的屋顶瓦当、织布机,到颇具年代感的老式座钟、黑白电视机、收音机,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老物件,静静诉说着往昔故事。位于二楼的照片墙,陈列着1920年至1970年朝鲜族人民的生活照、结婚照、工作照,一张张饱含岁月遗韵的老照片,让游客直观感受到图们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00后”游客徐嘉欣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她对公信昌充满了新奇之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这么多富有情怀的收藏品,每件物品背后似乎都藏着一段怀旧往事,让人仿佛穿越历史时空。” 结束公信昌的参观后,游客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从图们江广场入口出发,前往图们市2023年重点打造的“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公园。一路上,图们江畔的边境风光美不胜收,游客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了解到图们市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穿过图们江87街区,众人来到口岸国门。图们市拥有吉林省历史最悠久的百年口岸,站在日光山顶俯瞰图们江,江水似玉带环绕图们,中朝两国的山河风光如画。边境线上,口岸国门与铁路国门并肩矗立,见证着中朝边境的沧桑岁月;86号、87号界碑静静守在江畔,碑面上的印记彰显着国土神圣不可侵犯的庄严。游客们挥舞着手中的红旗,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图们市还是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朝鲜族民俗特色鲜明的城市。在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内,游客们领略到祈求粮食丰收的农乐舞、余韵悠长的中国朝鲜族洞箫、彰显尊老敬老习俗的花甲礼等。馆内共展示了从世界级到图们市级的1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涵盖朝鲜族传统舞蹈、音乐、医药、美术、戏曲、民间文学、体育游艺、民俗以及技艺等多个板块,充分展现了多彩非遗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长鼓舞全景交互体验区吸引众多游客纷纷登台,游客们拿起鼓槌与大型LED屏幕中的影像互动,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乐趣。 活动当天,游客们还身着朝鲜族传统服饰,走进社区居民家中品尝朝鲜族特色美食。来自黑龙江省宁安市的武宪峰与家人、朋友一行8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他表示,初到图们就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不仅了解了100多年来中朝边民往来的历史,还品尝到正宗的朝鲜族拌饭、米肠等传统美食。这里的风土人情和边境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回忆,期待下次能沿着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探寻更多的壮美山河。 此次活动通过广泛征集,吸引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游客汇聚图们,参与丰富多彩的节庆文旅活动,深入了解民族特色文化底蕴,欣赏旖旎的边境风光,不仅有效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文化认同与情感交融,更充分展现出各族群众亲如一家的幸福画卷。 敦化:跨越地域心相连促“三交” ↓滑动看全文↓ 这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文旅体验,这是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温馨画卷。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到延边开展“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文旅体验活动,全方位、多维度领略延边多元文化。有10个来自全国不同城市的游客家庭,通过参加敦化市“文旅体验”活动,尽情饱览大自然的壮美,深刻体验了多彩民俗文化,感悟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交融汇聚的温馨。 敦化是一座有历史、有故事的城市。 春日的六鼎山,草长莺飞、鲜花绽放。今年“五一”假期,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推出了“传统文化游园月”系列活动,广大游客在景区品禅茶、领福蛋、观演出、沁书香、探渤海文化……充分感受各民族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5月1日,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的张先生一家4口人来到六鼎山景区,看到极具特色的满族舞蹈,张先生一家赞叹不已。“漂亮姑娘比武招亲”“小姐抛绣球招亲”“大花轿接媳妇”等表演热闹非凡,让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明女士一家和来自哈尔滨市的唐先生一家笑逐颜开,并报以热烈掌声。来自辽宁省的游客徐女士禁不住上阵参加到“打口袋”民间传统游戏中,场面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她告诉记者,此游戏能培养人的手眼协调和敏捷反应能力,是一项团结合作的活动,十分有趣。 在民俗气息浓郁的敦化市中成朝鲜族生态村,外地游客家庭成员尽情享受着融合民俗、美食、非遗与浪漫的文化盛宴。在中成村“百年老宅”,游客们亲手制作打糕,并跟随阿妈妮学习腌制地道的辣白菜、熬制醇厚的大酱汤,品尝延边别具风味的美食、了解延边舌尖上的非遗。一些游客家庭成员穿上朝鲜族服装,踏着欢快的旋律跳起了朝鲜族舞蹈,沉浸式体验着朝鲜族独特的风情与优雅,燃起春日浪漫之火。 敦化市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悠久灿烂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底蕴,记录着不同民族在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在敦化市历史博物馆内,来自长春市的尹先生被馆内琳琅满目的文物藏品与别具巧思的展览布置所吸引住,从古渤海国的兴衰交替,到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烈的英勇抗争,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片土地上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每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都在博物馆中得到了精彩呈现,让尹先生和每一个游客家庭的成员们,深深领略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五一”假期虽短,却让参加敦化市“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文旅体验活动的游客家庭感受到了浓浓的“敦化温情”。记者了解到,敦化市民主街、渤海街、胜利街、丹江街4个街道以及红石乡等部门的志愿者热情对接“文旅体验”游客家庭,为游客服务细致入微,冒雨陪同旅游并为游客准备雨具、婴幼儿折叠车等,还热情地为游客家庭准备了一桌桌丰盛的朝鲜族风味家宴等。《红太阳照边疆》《兄弟姐妹欢聚一堂》……音乐声中,志愿者们与游客家庭成员翩翩起舞,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增进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感情。“早就听说延边人热情好客,这次来敦化,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放松!回去之后,一定会多宣传延边、多宣传敦化,让更多人来这里感受延边民族融合的多彩风情,领略敦化文明和旖旎风景!”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游客张先生由衷地说。 一束束鲜花、一句句问候和一声声难舍的话语,让全国各地游客感受到延边各族人民热情如火的博大胸怀;一幅幅风光如画的生态美景,让游人们如醉如痴、流连忘返,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龙井:聆听红色小城的故事 五月的龙井,春意盎然,漫山遍野的梨花似雪般绽放,为这座边境小城增添了几分诗意。5月1日,来自全国6个省(市)的13户游客家庭与龙井本地家庭结对,共同开启“游海兰明珠 探边境春韵”文化体验之旅。他们在红色遗迹中感悟历史,在生态美景中品味民俗,全方位感受龙井的独特魅力。 清晨,阳光洒落在龙井市历史展览馆的砖墙上。这座承载着延边地区抗战斗争史的红色展馆,以丰富的实物展陈和沉浸式场景,为游客打开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来自山西太原的韩翔宇一家和吉林双辽的那从丰一家,在龙井市本地居民金美花和朴花的陪伴下,开启历史文化探访之旅。 展馆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献,再现了延边地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描绘出革命先辈用生命书写的峥嵘岁月,深深震撼着参观者的心灵。韩翔宇在一处展柜前久久驻足,凝视着陈列的生锈弹药武器,感慨道:“这些实物是历史最好的见证。”展馆还设有敬献鲜花区和虚拟电话连线环节,游客可通过电话聆听老战士讲述抗战经历。“这种立体展示方式,比教科书更能让我们理解和平的珍贵。”韩翔宇动容地说。 随后,一行人来到东山红色文化园。园区内17座浮雕、14座圆雕、2座密林营房、3个展览馆和1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共同构成延边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在工作人员讲解下,游客深入了解延边的革命奋斗史。那从丰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曾来延边旅游,此次重游,这里的发展变化令他惊叹。“这次旅行让我和家人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假期,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延边其他城市走走,感受边疆的独特风情。”那从丰说。 历史文化探访只是此次文化体验之旅的一部分。龙井市精心策划民俗美食体验、边境风光游览等主题线路,让每个家庭都能从不同维度认识龙井。 来自蛟河的刘凡诚一家应邀前往琵岩山文化旅游风景区和良田百世运动假日景区。站在琵岩山栈道上远眺,海兰江如玉带蜿蜒流淌,宛如一幅天然画卷。5D玻璃栈道则让刘凡诚体验了一把“步步惊心”的刺激。“站在百米高的悬崖上,脚下是透明玻璃,那种感觉既惊险又震撼!”他笑着说。 在良田百世景区的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的蔬菜让刘凡诚一家大开眼界。“在龙井,我们不仅体验特色文旅项目,还品尝地道的延边美食,这些在家乡都体验不到。”他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向亲朋好友推荐龙井,让他们也来感受这里的独特风情。 明东村是吉林省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也是首批吉林省历史文化名村。在上海定居的龙井籍人士王延辉带着孩子回到故乡,看到村里新建的革命教育广场、百年老宅、露营地、咖啡店等设施,不禁感叹家乡变化之大。 在明东学校旧址,教室里斑驳的课桌椅和铁皮暖炉勾起王延辉的回忆。“这些老物件仿佛在诉说当年抗日志士‘笔杆子当枪杆子’的故事。”她告诉孩子,这所学校曾是抗日宣传的重要阵地,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 离开时,村口“明东咖啡”飘来阵阵香气,王延辉一家品尝了店里的特调饮品,在春日暖阳中感受时光交错。“由于工作原因,我很少有机会回来,这次特意带孩子回乡探亲,就是想让他看看家乡变化,感受不一样的文化。”王延辉说。 此次“游海兰明珠 探边境春韵”文化体验之旅,不仅是一场文旅活动,更是一次情感融合与文化交流。通过本地家庭与游客家庭结对共游,龙井的多元文化得以生动展现,游客也在互动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龙井市将继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更多特色文旅品牌,吸引更多游客探访延边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龙井的历史、生态和民俗,让这座边城的故事传播得更远。”龙井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夕阳西下,13户家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当天行程。他们的足迹留在龙井的红色展馆、生态景区和古朴村落,而龙井的故事,也将在他们的记忆中长久回荡。 和龙:感受金达莱故乡的魅力 ↓滑动看全文↓ 在金达莱花海烂漫绽放之际,一场跨越地域与民族界限的文化交融之旅,在和龙这片热土温情启幕。5月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3户家庭汇聚和龙市,参与我州“来多彩延边・探边境春韵”文旅体验活动,踏上一段融合红色记忆、民俗风情与生态美景的难忘旅程。其中,来自长春市的汉族姑娘任女士与河北省承德市的满族姑娘陈女士的闺蜜之行,为这场文旅盛宴增添了别样色彩。 任女士和陈女士将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作为她们来延边之旅的首站。这里正是和龙市2025金达莱文化旅游季开幕式的举办地。5月1日清晨,她们一抵达,村口盛放的金达莱花便瞬间吸引了她们的目光。任女士一边用手机记录下这美丽的花朵,一边感慨:“原来这就是金达莱花,以前只是听闻,这次亲眼见到,真是太美了!” 在金达莱村小广场,朝鲜族打糕的制作场景令陈女士驻足。她当即上前参与体验,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打糕。陈女士兴奋地表示:“朝鲜族打糕的口感,和满族的特色小吃驴打滚有些相似。能亲身感受不同民族的特色,这次和龙之行太值了。”在金达莱村的“八镇甄选”特色农产品展及美食体验区,二人还细细品味了当地的特色美食。 和龙市光明街道林园社区工作人员冯政伟,负责接待任女士和陈女士。得知二人热衷于品尝美食后,他特意推荐了位于和龙市八家子镇的特色“八家子烤兔”。烤兔滋滋冒油,裹上秘制酱料,香气四溢,任女士和陈女士大快朵颐,不禁由衷赞叹:“玛喜达!” 作为热情的东道主,和龙市为这13户外地家庭精心定制了“五色体验套餐”,确保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参与者,都能在此找到心仪的体验。在东城镇光东村,来自白山市的徐女士一家漫步于稻田之间,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仿若置身于童话世界;在和龙市青龙渔业度假区,通化市张先生一家走进景区冷水鱼养殖区,参观冷水鱼养殖过程,品尝美味的冷水鱼宴;在南坪镇,松原市高女士一家沿着G331边境线前行,用镜头定格边境风光的壮美,并在南茂餐厅品尝特色石锅拌饭。 和龙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前来和龙的家庭拥有优质体验,我们以地方特色节日‘金达莱文化旅游季’为契机,充分发挥本地旅游资源优势,精心规划旅游路线、细致安排游客接待等各个环节,并积极推出游、玩、吃、住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希望每一户家庭都能在和龙留下美好的回忆。” 旅途中,陈女士将拍摄的美景、美食图片分享至朋友圈,收获众多好友点赞与评论。她告诉记者:“好多朋友通过我的朋友圈,见识到了和龙的美丽春天,甚至已经有朋友计划来和龙旅游了。回到家乡后,我也要当好和龙的文旅宣传使者,向亲朋好友推荐和龙。” 漫山金达莱,见证着古老边城的开放胸怀,也诉说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篇章。这场春日之约,正续写着更多交融与共生的动人故事。 汪清:赴一场文化生态之约 ↓滑动看全文↓ 五月的延边,大地葱茏,生机盎然。连绵青山披上翠绿新装,嘎呀河畔微风轻拂,花香四溢。在这美好的时节,边境小城汪清县迎来一批远方来客。2025年“五一”假期,来自天津、江苏、河南等多地的游客不远千里,汇聚汪清,参加延边州“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文旅体验活动。活动期间,游客们漫步朝鲜族村落、探寻红色遗址、体验非遗技艺,在欢声笑语中领略边疆独特风情,见证乡村振兴带来的蓬勃生机。 “早就听闻延边风光秀丽,这次终于有机会带家人来亲身体验!”5月1日,来自天津的林敏一家刚抵达汪清县,便被热情欢快的朝鲜族歌舞表演吸引。林敏告诉记者,自己对延边的红色文化兴趣浓厚,而丈夫和女儿则对当地美食与民俗满怀期待。“我们提前做了详细攻略,就想带家人看看边境风光,尝尝正宗冷面。”来自江苏的游客顾苏琳是朝鲜族民歌的爱好者,一路上,她口中不时哼唱着经典的《阿里郎》。来自郑州的刘洋则钟情于生态旅游,一路走一路拍,对汪清县秀美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 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游客,因对延边的向往而相聚在汪清。据汪清县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为给游客提供优质体验,当地在出行方面开通专车专线,从酒店到各景点全程接送保障;住宿方面,协调优质酒店,部分游客可享受免费入住服务;旅游景点规划上精心设计路线,全方位展现汪清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民族艺术。此外,14家商企积极参与,为游客在餐饮、文创产品等方面提供优惠,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充分展现边境县城的文化魅力,“让游客不仅是路过,更要留下深刻记忆”。 5月1日,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内热闹非凡。十几名游客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深入了解汪清象帽舞的发展历史、基本转动技巧以及所获荣誉。在象帽舞第五代传承人太永春的讲解下,大家亲自体验象帽的转动,并参与朝鲜族特色游戏“尤茨”。刘洋感慨道:“朝鲜族象帽舞动作看似简单,却充满激情,展现了朝鲜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底蕴。” 在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游客们聆听讲解员讲述抗日英雄童长荣牺牲在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故事。林敏牵着女儿的手,对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深感敬佩,她表示:“边疆的和平来之不易,年轻人确实应该多来了解这些历史。”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警示教育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森林课堂”随游客的脚步开启。讲解员带领大家辨认野生蓝莓丛和五味子藤,介绍东北虎、东北豹的生活习性,令游客们大开眼界。顾苏琳对延边在东北虎豹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赞不绝口:“正是因为保护好了生态环境,才有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夜幕降临,林敏躺在床上,反复翻看手机里拍摄的朝鲜族婚礼表演视频;顾苏琳一边忙碌,一边即兴唱起刚学的朝鲜族民谣;刘洋则与家乡的同学视频通话,展示手中用桦树皮制作的精美书签。 分别前,几组家庭互留联系方式,约定明年再相聚。林敏说:“汪清的春天,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生活的烟火气,这是一堂生动的研学课。”顾苏琳打包了一箱辣酱和米酒:“这些味道会帮我们记住这里。” 安图:到祖国东北“走亲戚” ↓滑动看全文↓ “五一”假期怎么过?国内外游客在安图县松江镇松花村玩出新花样! 5月1日,“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 相聚松花村 共绘中华情”五一文旅体验活动在松花村举行,来自俄罗斯和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地的13户家庭与当地群众共赏歌舞、共品美食,“嗨”度“五一”假期。 “啊,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一首经典歌曲《好日子》唱起来,毗邻的文昌村鼓队身着盛装赶来助阵。只见鼓槌时急时缓砸向鼓面,10面大鼓轰然共鸣——“咚……咚……咚……”欢快的鼓点、整齐的舞步、动人的笑脸,瞬间将现场气氛点燃——长白山下的松花村,以最真挚、最热烈的方式迎接远方来客。 “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大家跨越山海,从五湖四海相聚在松花村。不论你来自哪里,来到这儿,咱们就是一家人!”主持人、松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姝君热情敞快的话语,拉开了活动序幕。大鼓表演、《松花村之歌》、朝鲜族农乐舞、牙拍舞等节目轮番上演,展现出松花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俗风情。来自俄罗斯的旅游从业者阿克桑娜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献唱《喀秋莎》,赢得了游客们的阵阵喝彩。李姝君动情演唱朝鲜族民谣,游客和各族村民一起载歌载舞,共同演绎“最炫民族风”。 “这是一个美丽、温暖的村庄,人们很友善、美食很好吃,希望我们进一步加深友谊,让更多俄罗斯人来感受安图、感受延边的美。”阿克桑娜说。 朝鲜族古典游戏“拔草龙”比赛,吸引游客们争相参与、激烈角逐;打年糕、辣白菜制作活动让游客们跃跃欲试、垂涎欲滴;直径三米的千人拌饭前,米香洋溢、欢声笑语不断;特色摊位前,手拍粉、蜂蜜、盖帘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引来不少人围观……来自浙江温州的虞建军、蔡爱绿夫妇边吃边逛,沉浸在松花村的独特魅力中。“第一次来到松花村,感到很惊喜,没想到在长白山脚下,有环境这么美、发展这么好的村子。昨晚住了民宿、吃了农家乐,感觉特别亲切、舒服,本以为是来旅游的,结果更像是走亲戚!”蔡爱绿高兴地说。 “说到咱们松花村,那可是长白山怀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清澈的河水围村而过,春天漫山遍野的山花、夏天绿意盎然的林海、秋天层林尽染的山色、冬天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四季美景各不相同!”李姝君掩饰不住对松花村的热爱之情。她说,希望通过“同享家宴、共做美食、共赏歌舞”等互动形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松花村的与众不同,让这些鲜活的记忆成为安图和松花村最动人的名片,期待更多游客共同在这里书写山水有情、民族同心的动人故事。 “此次活动是安图县落实我州‘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文旅体验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以党建引领促进经济发展、以文旅融合推动民族团结的创新实践。”安图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姜运英向记者介绍,安图县除在活动中为 13 户家庭精心谋划了“同吃一桌饭”“同赏一支舞”“同制一道菜”“同合一张影”“同传一份情”“同种一棵树”6个环节以外,还免费发放安图长白山红石峰景区、长白山大关东文化园、长白山百花谷朝鲜族古村落、长白山魔界风景区等各大景区门票,充分展示安图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民族团结,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和“中国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的金字招牌,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交响激荡在长白山下。 来源:延边日报 初审:金松延 复审:吴琼 终审:陈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