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珲春:向海图强 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重要窗口

时间:2025-03-21 来源:珲春融媒

  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市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东北全面振兴至关重要。3月7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吉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吉林省代表团团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强指出,吉林沿边近海,我们向海图强,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重要窗口。作为吉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珲春,正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改革促进开放、开放倒逼改革,聚力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完善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在巩固进口基础上,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向海图强。

  吉林,不临海,但有“向海图强”的气魄。2024年,“中国餐桌上每5只帝王蟹就有4只来自吉林”这一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引起广泛关注。如今,每年从珲春口岸入境的帝王蟹超过150万只,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凭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珲春获批成为全国唯一不靠海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现在,通过珲春进入到国内的鲜活帝王蟹、板蟹、毛蟹,已经占据了全国约90%的市场份额。加之扇贝、滩头鱼等优质水产的加持,让本不靠海的内陆省份吉林,一跃成为了中国的海鲜大省。珲春口岸的车水马龙,正是吉林“向海图强”气魄的“强势表达”。

  吉林,不临海,但有“向海图强”的基因。2016年,珲春口岸正式被批准为进口冰鲜海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堪察加—扎鲁比诺—珲春”航线的开通,使俄罗斯海产品进口变得稳定、省时、低价。这些海鲜在珲春加工之后,再通过陆运、海运发往中国各地、亚洲各国以及欧洲、美洲。2018年9月,吉林省第一条内贸外运航线—“珲春-扎鲁比诺港-宁波舟山港”成功首航。2020年5月,吉林省第二条内贸外运航线—“珲春-扎鲁比诺港-青岛”实现首航。2020年4月,珲春获批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不临海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目前,珲春有多条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至中国宁波、上海、青岛等地的内贸外运航线,同时珲春至俄罗斯斯拉夫扬卡港也在开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

  吉林,不临海,但“向海图强”大有作为。在珲春市物流分拨中心内,工人们将货品有序分拣、装箱、打包、贴单,这些商品将以跨境电商形式通过珲春口岸发往海外。从2018年的4000余万元,到2024年的66.5亿元,珲春跨境电商年贸易额增长超150倍。今年1月,珲春铁路口岸出口货物量同比增长204.4%,货值近亿元,煤炭、机电产品通过中欧班列直抵俄罗斯、欧洲。从区位来看,位于东北地区中部的吉林省,具有沿边近海、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的优势,是国家“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其中,珲春周边分布着众多天然不冻港,毗邻的俄罗斯海产品资源丰富。

  吉林“向海图强”,正在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吉林,这个素以老工业基地和黑土地闻名的近海内陆省份,将视野从内陆江河转向蔚蓝深海,向海图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乘风破浪!


来源:珲春市融媒体中心

初审:殷景鑫

复审:程翠丽

终审:刘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