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珲春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州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决策部署,持续筑牢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执政根基。强化党建引领,汇聚基层治理合力。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核心,坚持“人、财、物、权”向一线倾斜,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夯实统筹推进工作根基,建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组织部牵头抓总,社会工作部具体负责,政法委、市委宣传部等多部门和单位协同参与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有效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作用。推动治理资源下沉基层,自上而下整合权力、编制、人员等治理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配置,把基层治理千条线整合形成“一股绳”,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健全横向沟通工作机制,组成基层治理专项工作组,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协调联动,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警地融合”“红心物业”等做法,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治理效能。坚持问题导向,突破基层治理瓶颈。高度重视整治基层治理不良现象和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坚持统筹考虑、系统推进,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优化基层资源配置,积极对上争取编制资源,为边境村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招聘稳边固边专干130余名,实现边境村全覆盖。引入420名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大学生志愿者到村上岗,出台支持政策16条,引导更多青年力量向边境一线汇聚。精简基层事项数量,动态调整完善乡镇(街道)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乡镇一清单”精准适配。规范清理村(社区)外部挂牌、内部牌子450余块,清除不合理证明事项,多措并举为基层松绑减负。加强基层减负职能效能,先后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议、专题会议4次,市委层面先后开展9轮联合集中督导、暗访核查,发现并全面整改精文减会、督查检查、学习调研实效等方面问题109个。聚焦强基固本,激发基层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基层治理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精细化、精准化水平。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全覆盖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平台,提供创业就业、教育培训等服务350余次。组建“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28个,累计开展走访慰问、志愿服务活动980余次。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农村“领头雁”队伍质量提升行动,选优配强村书记,持续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推进实施各类“第一书记”代言活动,累计代言销售农特产品189.4万元,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推动2900余名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等共建活动140余次。成立珲春市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党委,引领实施“我的青春在边疆”实践行动,全年开展志愿服务、巡边护边、电商培训等活动120余次,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初审:金松延
复审:孙 琳
终审:陈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