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版纪录片”之《大江舒卷翰墨风》

时间:2025-05-19 来源:珲春广播电视台

吉林是一片纪录片创作的沃土。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历史底蕴为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和素材。细数盘点,《发现龙潭山》《鸟叔——任建国的故事》《发现长春》《松花江》《过年》《东北抗联》等吉版纪录片闪耀荧屏、获奖无数。这些作品富于艺术价值和人文气息,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故事都蕴含着吉林独特的韵味和内涵,都是展示吉林文化形象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名片。


公众号于每周六晚8点推出“吉版纪录片”栏目,集中推介吉林广电星光璀璨时代的代表剧目,以此致敬经典、激励当下。今天推出第12期——《大江舒卷翰墨风》。




吉版纪录片








吉林市,也叫“江城”。这个别称,得名于康熙皇帝的一句诗“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29岁的康熙皇帝,出关东巡,开启盛京祭陵,一路围猎至松花江畔。眼见200多艘军舰整齐排列、蓄势待发,松花江面洪波涌起,吉林水师意气风发,年轻的帝王满心欢喜,即兴写下脍炙人口的《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

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花叠锦绣縠明。

彩帆画鷁随风轻,

箫韶小奏中流鸣,

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

浩浩瀚瀚冲波行,

云霞万里开澄泓。



康熙的这次东巡,让龙兴之地的东北,尤其是吉林市声名鹊起,逐渐进入中原主流文化视野,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城市文脉。其中比较成体系的是吉林市书法艺术发展史。


从现存史料看,康熙时期的武将达理善可以算是较早留垂吉林市笔墨史册的人。达理善存世作品不多,依稀可见意蕴风格既俊秀飘逸又结构森严,似乎很有董其昌神韵。当时,康熙皇帝推崇董其昌书法,经常临摹,“朕甚心赏,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加之,达理善有一处宅院就叫“董园”。初步推断,达理善书法主要研习临摹对象是董书。


以上所述只是序章,真正让吉林市书法艺术繁荣起来的,是清朝被贬谪到此的流人。谪居流人通文墨,不乏学者,为维持生计,多以教书自给。教育,最容易带来知识的传播。时间一久,东北地区形成了特有的流人文化,间接促成了文艺的兴盛。那一时期,贬谪到吉林市的名流很多,这里略述。


1812年,清朝四大书法家之一铁保被革职流放,谪居吉林市。这期间,他与吉林将军富俊相交甚好,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行草造诣影响广泛,追随者众多。亲自撰写的碑帖《恭建吉林万寿宫记》,现存于吉林市北山澂江阁,澂江阁藏碑也是北山八景之一。不仅攻于书法,他还倾心教育。嘉庆十九年,白山书院落成,用以习诗讲经、教书育人,铁保欣喜之余提写匾额并作跋,“此邦人士,重武备而略文事,将军富俊、副都统松筠首创书院……文教日兴,余喜其创始之难,而乐观其成也,于是乎书。”他盛赞吉林市文教日兴,自己则乐见其成。



如果说,到此为止吉林市的书画艺术成就还以外界输入为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书法家。那么,后来出现的“吉林三杰”就是不折不扣的,生于斯长于斯的书画家。宋小濂、徐鼐霖、成多禄三人都功诗善书,成就极高,巅峰期均在吉林市北山有过或多或少的攻读岁月。直到今天,走进北山,仍然可以看到徐鼐霖题写在关帝庙正殿东侧的楹联,“图画本天成试观四壁云山万家灯火,楼台从地起且喜大江东去爽气西来”;成多禄的墨宝虽然被毁,但他在药王庙反复书写福禄寿三字,以求精妙的往事依然被津津乐道。


“两汉朴茂,六朝雅趣,欧柳禇颜,汇而为一。”三位大师笔力穿透岁月,对吉林市后来崛起的书法家们影响至深。上世纪80年代,江城书法“四老”,赵玉振、那致中、金意庵、刘廼中,与吉林“三杰”一脉相承,书法风格包藏百家,凌云健笔闻名全国。与此同时,他们更醉心社会公益,广泛进行文化交流,行走于吉林市区,“揽月亭”“吉林大桥”“毓文中学”“市总工会”……这些牌匾都留有他们的墨迹;放眼于国内国外,他们的作品远播港澳台、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他们诗书起家、经历战乱、走过艰辛,墨色书魂既阳春白雪,又融入烟火日常,精神学养深深影响了这座江畔小城,又同它融为一体。



在“四老”的影响带动下,吉林市与书法结缘愈深。此后数年,书法风气更盛,官方的、民间的各类活动层出不穷,仅以书法家命名的艺术馆就有3座,这在国内同体量的城市中比较少见。1982年,苏轼书法名作《洞庭山中二赋》在吉林市民间被发现,经鉴定,确为真迹。这在当时极轰动,有人说“宋四家”的名作深藏此地,这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2012年,吉林市被授予“中国书法城”的荣誉称号。


缘起于此,当时的吉林市电视台灵感迸发,组成摄制组,希望拍摄一部纪录片,记录这座城市的书画历史。2015年,3集纪录片大江舒卷翰墨风》正式推出,由沈蓉工作室出品。纪录片以书法作品串联全篇,引申出背后的历史故事、城市建筑、自然风光等,其实也是一部浓缩的城市变迁记录史。影片相对比较小众,这些或精彩、或震撼的同期影像,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供喜爱这座城市的观众鉴赏。






来源:吉林省广播电视局、吉林市融媒体中心

初审:金松延

复审:金鑫

终审: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