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延边的“国字号”系列报道(三)
在教育强国战略推进的浪潮中,延边大学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使命担当,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传承等领域深耕“国字号”品牌,为边疆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动能。学校先后5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是吉林省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最多的高校。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所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同频共振,相互依赖、相互成就的高等学府。
来到延边,延边大学是不可不知的城市文化坐标与精神符号,其首任校长朱德海也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任州委书记、州长。自1949年建校以来,延边大学历经岁月沉淀,先后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作为延边大学的优势学科,已连续两轮(2017年、2022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此外,延边大学还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等众多“国字号”平台载体,源源不断地激发创新动力,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延边大地落地开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近年来,延边大学按照教育固边、人才兴边、科技强边、产业富边、学术戍边、文化润边的办学理念,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所需、吉林全面振兴所要、高质量发展所向,积极融入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先天区位条件,加强多语种人才培养,为服务国家经略周边储备优秀语言人才。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省级以上项目100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220余项、授权专利270余项。
延边大学聚焦产业富边,对接延边州打造“十大产业集群”和发展“五新产业”,积极发挥长白山天然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延边特色高品质牛肉精深加工创新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辐射效应,成立长白山特产研究院,建立延边黄牛、智慧康养、生态环保、朝医药等产业学院,服务现代化大农业、畜牧、人参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整合人才资源,努力为延边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物医药、智慧农业、生命健康产业献智献策、蓄势赋能,健全完善组织架构,聘请知名专家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成立延边大学边疆研究院·兴边富民研究院。成立图们江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研究院,助力延边2024年GDP总量突破千亿,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
经过76年的发展,延边大学培养了32万余名各级各类的高层次人才,他们成为守疆、戍疆、建设边疆、繁荣边疆、稳定边疆的主力军。未来,延边大学将继续秉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东北振兴同向同行、与边疆繁荣共建共享的办学理念,坚定走好扎根边疆高质量建设“双一流”的发展道路,切实回答好“强国建设,延大何为”“东北振兴,延大何为”的时代命题。(记者:王婧 朴永杰)
来源:延边广电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初审:金松延
复审:任雪枫
终审:刘强